小麦锈病俗称“黄疸病”,分条锈病、秆锈病、叶锈病3种,是中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、传播快,危害面积大的重要病害。小麦锈病是国家一类病虫害。
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大区间典型远程气流传播流行的小麦病害,具有发生区域广、流行速率快、危害损失大的特点。主要危害叶片及叶鞘,破坏叶绿素,造成光合效率下降,导致灌浆受阻,千粒重下降,一般减产20%~30%,严重时几乎颗粒无收。我国小麦主栽品种抗源单一,抗病品种推广面积有限,一旦气候条件适宜,又有适量的菌源,小麦条锈病常会在全国大范围流行,并造成严重损失。
条锈病防控要全面落实“准确监测、带药侦察、发现一点、控制一片”的防控策略,随时扑灭零星病叶和发病中心,降低病害流行风险;3月底至4月上中旬,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.5%时,应组织开展区域性统一防治,防止病害大面积流行。
推荐药剂:
烯唑醇、戊唑醇、氟环唑、己唑醉、丙环唑、三唑酮、醚菌酯、吡唑醚菌酯、丙唑·戊唑醇,丙硫菌唑·戊唑醇、烯肟·戊唑醇、肟菌·戊唑醇等。
注意事项:
1、要严格按照农药产品说明书用药,应用足药量,使用无人机施药,药液量要保证每亩1升以上
2、建议采用弥雾机、自走式机械、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,开展统防统治,确保防控效果。
供稿:开封市植保站